一想到從還沒來日本之前就一直嚮往的仙台就近在咫尺,
連日奔波的疲累似乎瞬間被撫慰了不少。
宮城縣除了因舉辦東北三大祭り而有名的仙台市之外,
近郊的松島町則是因擁有日本三景之一美譽而揚名。
日本三景分別為宮城県的松島、京都府的天橋立和広島県的厳島(宮島),
名稱的由來可追溯至江戶時代前期,
日本儒學者林春齋於1643年著作的《日本國事跡考》中的其中一段寫道,
『丹後天橋立、陸奥松島、安芸厳島、為三処奇観。』
這段話分別被記在三景當地的紀念碑上,
依照所在地調整碑上記載的景點順序(當地的景點放首位),
而林春齋的生日7月21日則訂為日本三景の日。
出了松島海岸駅再穿過一片諾大的公園就會到達觀覽船的停泊處,
50分鐘的航程可一覽松島灣上大大小小260多座島嶼,
除了坐船才能欣賞的小島外架橋相連徒步就可參觀的島嶼有三座。
① 五大堂
走過一條縫隙大到鞋子極有可能掉到水裡的鏤空木製小橋,
即可看到隸屬於瑞巌寺在公元1604年改建的重要文化財五大堂,
想要一窺參拜堂內貌只能等每33年才舉辦一次的特別儀式。
② 福浦島
東西300M南北200M標高25M的福浦島是松島海灣中最大的島嶼,
連結海岸的福浦橋是一條長252M寬3M收費200円的紅色大橋,
島上300多種奇花異草讓這裡形成一座自然生態公園。
③ 雄島
以渡月橋連結陸地東西40M南北200M的雄島古時為著名之修行場,
除了佛堂外島上的為數眾多洞窟裡也滿是修行僧們雕刻的佛像。
放置在六角形覆堂中的重要文化財「頼賢の碑」,
則是為了紀念22年從未踏出雄島進而完成艱苦修行的賴賢法師。
而連接這三座島的三座橋亦有其別有意境的別稱:
雄島的渡月橋為斷絕惡緣的「別れ橋」,
福浦島的福浦橋是邂逅良緣的「出会い橋」,
五大堂的鏤空木橋則為結緣的「縁結び橋」,
此外從不同地方眺望各個角度的松島,
即可欣賞到壮観麗観幽観偉観這著名的松島四大觀,
對於無法自由移動的我們來說只能在書上感受這澎湃。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去了五大堂與福浦島就返回仙台。
【仙台七夕まつり】
仙台市在每年8/6~8/8固定舉辦的仙台七夕まつり,
起源於江戶時代在五節句之一的七夕舉行的大型慶典,
(*五節句:人日 1/7上巳 3/3端午 5/5 七夕 7/7 重陽 9/9)
規模隨著一二次世界大戰影響所及的國勢興衰而有所改變,
直至二戰後為了迎接前來巡視仙台的昭和天皇,
沿途裝飾的5000根竹飾り喚起了人們振興祭典的渴望,
至此之後七夕まつり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夏日祭典。
祭典的靈魂角色是七夕飾り,
在10M長的竹子上掛上5個一組的吹き流し再用裝飾加以點綴。
點綴用的裝飾主要由以下代表不同祈願的7個元素組合而成:
短冊…學藝精進
紙衣…除病免災、縫紉技術進步
折鶴…健康長壽
巾着…生意興隆
投網…漁獲豐收
吹き流し…象徵織女的織線
くずかご…做完七夕裝飾後把剩下的紙屑丟進紙簍裡,養成清潔與節約的習慣
穿梭在動輒數十萬至數百萬日幣的七夕吊飾中,
欣賞著質感極佳的和紙做成的吹き流し隨風飄逸和各式繽紛絢麗的飾物,
走的累了熱了還可以到兩旁的商店街逛逛兼休息,
即便不若青森ねぶた祭和秋田竿燈まつり那般鑼鼓喧騰,
在日本人誇張的驚嘆聲中享受這浪漫的氛圍也是很難忘的體驗。
離開仙台之前讓許先生去品嚐了我不能吃的仙台名產牛舌,
很不意外的除了脆脆的很好吃之外他也說不出甚麼具體的感想。
為期三天的東北三大祭り之旅圓滿達成,
謝謝你總是無條件支持著我,讓我圓夢的旅程一點都不寂寞。
- Aug 06 Fri 2010 22:27
東北之旅 Day3 【仙台】仙台七夕まつ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